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3d打印的产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3d打印的产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想入手一台入门级别的3D打印机,有什么性价比高的产品值得推荐吗?
其实如果价格定位在2000元附近的话,可以尝试自己DIY一台了,现在无论是什么产品,考虑到产品的研发,市场推广,售卖环节的时间成本,以及可能存在的售后维修,都涵盖在一个产品中,2000元左右的价位,你可以想想实际硬件成本能有多少?如果使用的频繁,建议尝试自己研究3D打印机并动手做一台
3d打印需要模具么?
与传统制造技术(减材制造)相比,3D 打印不需要事先制造模具,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 除大量的材料,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,具有“去模具、减废料、 降库存”的特点。在生产上可以优化结构、节约材料和节省能源,极大地提升了制造效率。
该技术适用于新产品开发、快速单件及小批量零件制造、复杂形状零件的制造、模具的设 计与制造等,同时也适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制造、外形设计检查、装配检验和快速反求工程。 3D 打印另一个显著的优点是,区别于传统加工技术理念“制造引导设计”,其可以实现“设 计引导制造”,完全实现创意驱动,制造出符合特定消费者需求的产品。
3D打印的出现会颠覆哪些行业呢?
应该不会。3弟打印只是一种技术工具,在很多领域确实是产生了巨大的变革,甚至可以用三弟打印技术造房子。但是现在来看,很多时候三弟打印作为一个工具,使用的范围还是很受限制。就像打印技术,复印技术,照相拍照,激光照排等技术出现后对很多行业来说也是影响不大。
谢谢邀请。个人认为是可以的,下面举个3D打印技术在医学方面的例子。
随着3D打印技术飞快发展,它不仅可以用来打印假肢,还开始应用到更复杂的人体器官上,比如心脏。
由于现有的人工心脏泵并不完善,其金属和塑料的材质难以与器官组织相融合,导致在工作过程中会给血液造成一定损伤,再加上心脏捐献者又十分短缺,3D打印心脏成为了一个突破口。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生Nicholas Cohrs就组建了团队,尝试用3D打印的方法制造人工心脏,并成功创造出了世界首个软体心脏!
新型人造心脏使用了硅胶材质,重390克,容积为679立方厘米,与人类心脏体积相当。和正常的心脏一样,它也有左右心室,并能像真正的心脏一样跳动,然而,它的结构和人类心脏并非完全一致,心室之间没有瓣膜,而是有一个额外腔室将两个心室隔开,这个腔室充当着心脏的“发动机”,通过压缩空气给腔室充气和放气,就能产生抽吸作用,从而驱动血液穿过心室,泵向全身,实现血液的输入与输出。
但是由于材料韧性不够,它只能跳动3000次,测试中的心脏最长能支撑半个小时,因此还不能用于临床植入。虽然它只跳了30分钟,却让全球上千万心脏病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,也为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。
尽管这个人造心脏还有很多不足,但也算是医疗科学的一个里程碑了,你们说呢?
这个我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。
从五年前开始接触3D打印,我们最开始只有把手工作品扫描后,转变成数字化文件,再用3D打印机打印成型。
现在,我身边好多雕塑家、设计师等都直接用[_a***_]软件建3D模型直接打印成型了。现在的创作因为这项新技术的运用,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带来了新的大量的创作灵感。
建筑业!买不起房的我们或许有救了!
战斗民族俄罗斯最近用一个巨型3D打印机,在24小时内打印出了一栋38平米的房子,成本仅1w美金,合280刀/平,你在我朝见过2000块/平的房子么??
虽然这2k/平的价格没有算土地费,谁叫战斗民族地广人稀呢…
您好,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。
3D打印技术现在还处于发展的早起,要颠覆那些行业还远远达不到,但是对于许多的行业来说,已经有质的突破。比如,手办行业,个性化医疗行业,模具行业,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制造,航空航天领域等等。
3D打印技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,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,近年来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。但相比传统加工方式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来说,还是一个处于萌芽期的新技术,但它的发展速度和技术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!
手办行业:
以前的手办都是***用手工雕刻,或者机器加工而来,产量低,耗时长,现在可以通过3维软件进行设计,然后直接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,省时省力,而且非常精细。
个性化医疗领域:
说到个性化,人体医疗方面的个性化需求那是真真切切的,每个人的牙齿是独一无二的,骨骼是独一无二的,器官是独一无二的。现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牙齿,打印下颌骨,打印可植入人体胸腔,髋臼杯,等等。临床应用也是越来越多!
模具行业: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的产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的产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